最近刷手机时,不少朋友都在转一条热搜:“于正说任嘉伦走下坡路”。
点进去一看,评论区吵得跟菜市场似的——这边任嘉伦的粉丝急得直跺脚,说“我们哥哥明明事业好好的”;那边吃瓜的网友也懵:“好好的古装剧话题,怎么就扯到演员事业上了?”
更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,这场风波的源头,竟是两年前一部爆款剧《周生如故》留下的“尾巴”。
要说《周生如故》,那可是不少观众的“意难平”。
2021年夏天播的时候,几乎没人看好这部小成本古偶——剧情讲的是小南辰王和漼时宜的BE美学,没有狗血撕X,没有甜宠撒糖,全靠演员的演技和台词里的细情感染人。
结果呢?
任嘉伦演的小南辰王,眼眶红着说“不称君,不设后”的时候,弹幕全是“哭死”;白鹿演的漼时宜,躲在屏风后偷看小南辰王练剑时红了的眼眶,也被观众反复截图当壁纸。
这部本来不被看好的剧,愣是冲进了爱奇艺热度榜前三,连不少平时不看古偶的中年观众都追着看了整一个月。
按理说,剧火了,演员涨粉、资源多、片酬涨,该皆大欢喜吧?
结果麻烦来了。
白鹿的部分粉丝开始“较劲”:凭什么任嘉伦是“男主”?
我们家姐姐戏份不比他少,海报C位也该平分!
这种“撕番位”的戏码在娱乐圈并不少见,以前大多是粉丝在网上吵几句,过两天就消停了。
但这次不一样——白鹿的粉丝直接闹到了老板于正那儿。
这时候,大家以为于正作为老板,怎么也得安抚下自家粉丝,顺便夸夸自家艺人。
毕竟任嘉伦和白鹿合作时,俩人都没少在采访里提对方“专业”“敬业”,于正当初为了宣传《周生如故》,可是把任嘉伦的演技夸上了天:“他的哭戏不是干嚎,是从骨头缝里往外渗的委屈;眼神戏能让人跟着他的难过一起揪心,这才是内娱该有的演技标杆!”
可谁也没想到,于正不仅没安抚粉丝,反而在社交平台发了段话,暗戳戳地说:“有些人现在走下坡路了,还在蹭热度。”
这话一出,网上瞬间炸锅。
要知道,《周生如故》刚播那会儿,于正可是把任嘉伦当“例子”夸的,这才过了一年多,怎么就从“演技标杆”变成“下坡路”了?
咱们老百姓看剧,其实最在意的是演员的本事。
任嘉伦今年的事业数据,就是最好的反驳。
他主演的悬疑剧《无忧渡》刚上线,播放量三天就破15亿,直接冲进行业热度榜前三;和肖战合作的电影《风与潮》,被澳门政府当成文化交流项目,当地报纸头版都写了“内娱演员用作品讲好中国故事”;新签的商务代言更夸张,某国际运动品牌直接给了“年度代言人”头衔,排期从年初排到年底——这哪是“下坡路”?
分明是一步步往高处走。
有人可能会说:“老板护犊子不正常吗?”
可护犊子也得讲方式方法啊。
去年某顶流和合作演员传绯闻,粉丝闹得不可开交,结果顶流的经纪公司直接发声明:“专注作品,拒绝拉踩。”
既保护了艺人,又没激化矛盾,两边粉丝后来还能和平看剧。
但于正倒好,不仅没劝和,反而当起“裁判”拉偏架,这不是“护短”,是“拱火”。
更让人担心的是,《周生如故》能火,靠的就是任嘉伦和白鹿“不动声色的演技”和“暗戳戳的CP感”。
现在老板亲自下场拆台,以后谁还敢和于正的公司合作?
哪个演员想拍部好剧,还得先担心老板会不会突然“内涵”自己?
其实,粉丝互撕在娱乐圈早就是“老毛病”了。
为了一句弹幕“哥哥好帅”,能举报对方账号;为了海报上谁站C位,能在超话里吵三天三夜;去年某双男主剧的粉丝互撕,直接导致俩演员三年不敢同框,连合作方都怕被牵连。
但这次不一样——连制片人都下场了。
观众追剧图什么?
不就图个“故事好看、演员带劲”吗?
谁关心你们背后的“番位之争”“资源之抢”?
就像网友说的:“我们看《周生如故》时,哭是因为小南辰王和漼时宜的遗憾;现在看你们撕,只觉得这剧的‘BE结局’白瞎了。”
咱们普通老百姓看剧,其实特别简单。
花时间追剧,是想放松心情;看到喜欢的演员,是想看他带来更多好作品。
至于演员之间的矛盾,我们真的不关心。
就像小区里俩邻居吵架,我们路过看看热闹,过两天就和好了;但要是一方家长非得在楼道里骂另一方,那大家反而会觉得“这事儿没必要”。
说句实在话,内娱现在最缺的不是“爆款剧”,是“体面人”。
好莱坞有演员工会,明星团队有矛盾,找第三方调解;国内也有剧组立过规矩:拍摄期间禁止粉丝探班,避免干扰创作。
这些办法都不难学,难的是“别把心思花在拉踩对手上”。
任嘉伦和白鹿在《周生如故》里的演技,观众记了两年;现在这场闹剧,观众也会记两年——记的是“曾经的美好,被不体面的操作毁了”。
至于那些总爱“带节奏”的大佬们,咱能不能把精力放在“怎么帮演员接好戏”“怎么让作品更精彩”上?
毕竟,观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你护得了一时,护不了一世;但作品好了,口碑才是真的“上坡路”。
说到底,咱们追剧是为了开心,演员拼事业也是为了开心。
锦鲤配资-锦鲤配资官网-宁波股票配资网-正规杠杆炒股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